【市县融媒声音】合水:东西协作绘新景 对口帮扶促振兴

近年来,在天津红桥区的大力帮扶和支持下,合水县固城镇董家寺村立足村情实际和资源禀赋,以乡村振兴为目标,围绕“两园一线一中心”,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东西部协作乡村振兴样板新村,走出了一条“农村美、农民富、有内涵、有品位”的和美乡村建设之路。

image.png

产业协作携手打通致富路

眼下正是冬闲时节,而在合水县固城镇董家寺村的食用菌种植基地却是一派忙碌景象,工人们正忙着配合菌棒生产机器进行上料、装袋、灭菌等工作,一起为明年的顺利出菇打好基础。

“目前,生产菌棒大概十几天,每天的产量在1.5万棒左右,它有一个养菌周期,到每年的六月份左右就开始出菇,结合当地的气候,我们可以做夏菇,夏菇的话相对行情要更好一点,价格上面要好一点,目前计划50个棚种植香菇,50个棚种植黄金菇,总产量大概有100万棒。”合水县宸硕食用菌有限责任公司经理吴发文说。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今年以来,固城镇精准发力,依托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流转土地135亩,新建双拱双膜带遮阳网食用菌大棚100座、菌棒加工车间1座90平方米、预冷库1座库容量700立方米、管理房4间72平方米,配套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全力打造集“菌棒制作、菌菇种植、产品加工、实训指导、产销一体”的食用菌种植产业基地,并积极推行“项目支撑建基地,企业运营强带动,群众参与促增收”的食用菌产业联合发展新模式,依托食用菌产业走好振兴“致富路”。

“依托东西部帮扶资金,我们建成了食用菌种植基地,并且建立联农带农利益联结分配机制,采取‘村集体以资产、菌棚入股,企业以技术、资金入股’的方式,签订‘村企联营’协议,预计年可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0万元。”固城镇董家寺村党支部书记彭乐说。

image.png

深度融合 推动农产品入云端

有了产业硬支撑,更要打响农特产品的知名度。为此,固城镇还积极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探索两线销售、三产融合、三方共赢的“233”工作模式,依托天津市红桥区投入的专项资金,盘活村集体闲置房屋6间,规范设置商品展览厅、直播室、洽谈接待室、办公室、包装车间,打造集产品展销、快递收发于一体的线下综合性服务中心。同时配套电商直播设备,聘请专职主播1名,注册了抖音直播账号,开通了淘宝网店,全力打造“线上+线下”宣传销售矩阵。

“我们积极构建三产融合体系,打造产业升级新引擎。以我镇甜瓜、黄金菇等特色瓜菜为主打,以全县名特产品为补充,精选推出了17类84个特色单品,深挖特色亮点,打造‘网红品牌’,推动农产品销售品牌化、多元化。”合水县固城镇党委副书记闫耀升说。

同时,董家寺村将电商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吸引游客在享受田园风光、瓜果采摘的同时,购买特色农产品,形成线下品尝购买,线上一件发货的运营模式,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产业、文旅、电商三产融合发展。

image.png

聚焦环境改善提升和美乡村颜值

近年来,固城镇还坚持把和美乡村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按照“串点连线,聚线成面,‘面’‘面’俱到”的工作思路,结合“三大革命”、村庄绿化和“三园一屋一净”行动,大力实施硬化、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等“五化”工程,先后依托天津帮扶资金,硬化入户路2条6900平方米;栽植桃树、樱桃等经济苗木2000株、花卉7.5万株,建成绿树花廊38公里;打造“三园一屋一净”示范户164户。推动形成了特征鲜明、风貌各异、多姿多彩、诗意盎然的乡村面貌。

强基建、兴产业、促增收,天津市红桥区的真情帮扶,让固城镇董家寺村的产业发展、村容村貌、基础建设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乡村振兴的秀美画卷也正在董家寺村徐徐铺展开来,东西部协作桥梁的搭建,更为董家寺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记者 陆洋)

来源
|
合水县融媒体中心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