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0日至24日,“2024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首届产后恢复职业技能赛项决赛在河南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117支队伍同场竞技。最终,由甘肃卫生职业学院护理学院张艾丽、马晓燕两位老师指导的史文杰、张德莉、赵佳乐三位同学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出色的表现,荣获大赛一等奖(金牌),张艾丽、马晓燕两位教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学校获得最佳组织奖。
随着这枚奖牌的落定,2024年甘肃卫生职业学院在全国性技能大赛中赢得的奖牌数达到21枚,实现历史性突破,成为该校推动产教融合发展的生动注脚。
建立产业学院 开辟培养人才新道路
2024年,是该校新班子组建以来完整履职的一年。为更好顺应社会对教育从“学有所教”向“优有所教”,从“有学上”到追求“上好学”的新变化和新要求,学校班子在布局未来发展目标和办学定位方面,以“善创新路、敢于破冰”的决心和勇气,对未来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发展规划、师资建设计划、社会服务等进行综合改革。
“在综合改革中,我们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深化产教融合,有效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适应性。”甘肃卫生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王建成说。夯实基础、补齐短板、强化弱项、填补空白,该校各项事业快速推进。
2024年12月13日,甘肃卫生职业学院天水四零七医院产业学院正式揭牌。这是继奇正藏医药产业学院之后,该校成立的第二个产业学院。甘肃卫生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包磊告诉记者,学校与天水四零七医院的合作,可谓是“珠联璧合、强强联手”,不仅是院校合作的典范,也是产教融合的生动实践,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医疗卫生专业人才开辟了新路。
“今后,甘肃卫生职业学院将以天水四零七医院产业学院为平台,发挥产教融合的系统性牵引作用,充分发挥行业、医院的优势,更紧密地对接产业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形成‘供给-需求-供给’闭环反馈,促进产业需求侧和教育供给侧精准对接,努力构建形成‘产教学研用’五位一体的联合人才培养机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健康中国、健康甘肃贡献力量。”
据了解,该校正在积极谋划成立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产业学院、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产业学院。
打造共同体 推动产教融合常态化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模式,也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但产教融而不合、校企合作不深不实一度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痛点堵点。
为此,甘肃卫生职业学院以改革破难题,以创新促发展,采取一系列措施与行动,大胆探索并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将职业教育与行业进步、产业转型、区域发展捆绑在一起,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创新良性互动机制,破解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匹配度不高等问题——
制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合作办学实施方案(非医疗机构版和医疗机构版)》,召开2024年产教融合大会,推动全国数字化口腔医学(技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和全国岐黄中医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各项工作;
召开由学校、行业、企业等多方参与的校企(医院)合作、产教融合会议,共同商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实习就业等方面的合作事宜,推动形成互利共赢、协同育人的合作机制,将产教融合工作常态化;
与兰州大学口腔医院签订“1.5+1.5”院校合作口腔护理人才培养协议,与甘肃省人民医院新区分院等3家医院签署见习实习就业一体化培养协议,与奇正藏药股份有限公司、冠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基金会分别签订《产教融合背景下基于工作过程的新形态〈常见藏医学康复养生技术培训教材〉开发研究》《西北地区智慧医养结合模式产学研转化研究》项目合作协议;
牵头召开医药卫生专业中高职校长沙龙,探索中高职贯通培养机制,打造联合成长共同体,组建专班,由校领导带队到省内医学本科院校广泛开展调研,积极探索专升本合作办学、联合培养人才的新途径,答好深入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时代答卷,有效提升了人才对行业(产业)的适应性……
综合改革助力师生职业发展
心有所信,方能远行;同心致远,向新而行。综合改革的成效正在每个师生的身上显现。
2023级针灸推拿三年制27班俞鸿琪刚刚经历了一次宝贵的学习之旅。10月份起,该校中药学、药学、中医学、针灸推拿学、康复等专业1400余名学生陆续赴甘肃省人民医院新区分院和兰州新区第一人民医院开展临床见习活动。
“身处实际工作环境中,我得以接触到多种知识应用与技能实践,感受到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之间的微妙联系。此外,我不仅积累了临床实践经验,更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协作,如何面对挑战和解决问题。每一次的实践都有收获,也让我更加明白自己的职业方向和追求。”俞鸿琪说。
在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甘肃卫生职业学院参赛队获得口腔修复工艺、婴幼儿健康养育照护荣获银奖,中药传统技能荣获铜奖,为学校高质量建设再添佳绩。为此,学校及时组织召开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复盘总结会。
在副校长杨频看来,反思世赛的过程和结果比世赛成绩更重要,因为世赛不仅仅是一次技能的较量,更是对学校综合实力与办学水平的一次全面检验。打破固定思维局限,深入研究课程框架,发挥学校产教融合共同体的作用,加强产教融合力度。对标国际大赛标准,新一轮的校级技能竞赛工作有了全新的安排与部署。
综合改革的成果丰硕——形成了二级学院和教师在学校各项改革发展中成为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的良好局面,构建起了教授治学、二级学院办大学基层治理组织架构和体系,搭建起学校长远发展的四梁八柱。
师生的视野也因学校的前瞻部署而变得广阔。就在前两天,2022级护理三年制96班的陈忠和109班的王嘉瑞一起顺利完成了日语培训,并通过了N4级别日语考试。这意味着他们已经过了语言关,具备了赴日就业的条件,将于2025年赴日就业。
“我是通过学校了解到日护项目,与家人商议后,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我前往西安,投入五个月时间学习日语。现在我成功通过了考试。我期待未来能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日语能力,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不仅是语言技能的提升,也是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增强,我对此充满期待。”陈忠说。
甘肃卫生职业学院教育培训与国际合作中心主任牟星告诉记者,该校于2018年正式启动了“赴日介护”项目,截至目前共有24名护理、助产专业毕业生赴日就业、学习,其中,11名留在日本工作;4名在东京知名大学深造,即将完成本科学业;9人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为国内养老护理事业添砖加瓦。
(兰州新区报记者 姜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