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李萍 郭秀睿
翻开省政协常委,甘肃文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石培文手中的纸质版政府工作报告,空白处满满都是笔记。其中,“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培育文化旅游支柱产业”等内容被重点圈出。
“今年我关注的方向是如何把甘肃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石培文说,甘肃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文旅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基础和优势。
石培文在政协甘肃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作大会发言。
近年来,甘肃省多措并举,让资源“活”起来、让业态“多”起来,把文旅资源大省打造成文旅强省。数据显示,2024年,甘肃文旅行业接待游客4.51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452亿元。全省入境游客达24.79万人次,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75亿人次……
“这些亮眼的数据,彰显出甘肃不断攀升的‘文旅热度’,也呈现出了文旅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石培文说,“但把文旅产业打造成为我省支柱产业,还需要系统性、持续性推进文旅产业变革与创新。”
当前,文旅消费正由传统旅游产品、旅游场所为主体向全域型、全时空“诗与烟火”文旅消费模式转型。
甘肃如何助推文旅消费转型升级?
石培文说,要深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融合发展,助推旅游与文化、科技、教育、体育等行业深度嫁接,培育数字沉浸、研学体验、低空飞行、体育健身等消费新业态,构建甘肃特色“兰马体育游”“丝路文化遗产游”“黄河生态游”“大漠徒步行”等农、文、体、商、旅融合产品体系。
针对我省文旅产品供给与市场需求不平衡问题,石培文提出,要以文旅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牵引,把准供需平衡点,丰富景区、度假区、消费聚集区等场景内容供给,开发城市漫步、非遗旅游、城郊露营、房车旅游等文旅消费新场景,并且要不断丰富研学旅游供给,推出一批优质研学旅游营地基地和课程,培育一批优质研学旅游品牌和企业。
“我们还要实施文化赋能行动,深度挖掘丝绸之路、敦煌等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旅IP,通过拓展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在游客互送、资源互推等方面与知名旅游目的地加强合作,通过国际主流社交平台为甘肃文旅发声,吸引国外高端游客来甘肃旅游。”石培文说。
金融是文旅之“脉”,文旅是金融之“源”。
石培文还建议,通过出台金融新政策、优化金融新环境、创新金融新产品等措施,支持重大文旅项目建设以及重点文旅企业发展,深化“政企银”联动,引导金融刺激文旅消费,通过发放文旅消费券、开展金融惠民活动等方式,定向培育文旅消费新场景、新市场,激发消费新潜能,促进我省文旅消费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