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不辍 行路不止——张家川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述

汉麻脱胶与梳理加工项目落地张家川、羊肚菌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污水处理站按下“快进键”......这个春天,张家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项目上、车间里、大棚内,工人们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开启新一年的奋斗历程。

回望过去一年,张家川县在高标准谋划、高效率推进、高质量落实的工作方针下,项目建设强劲有力、产业发展转型升级、城乡发展更加融合、民生保障坚实有力……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在攻坚克难中实现新突破,以实干实绩诠释责任担当,交出了一份经得起检验的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优异答卷。

91B91

脚踏实地积厚绩,璀璨辉煌照远途。回首2024年,全县生产总值43亿元,增长7.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53万元,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3万元,增长8%,每一串令人欣喜的数据都折射出了张家川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广阔空间与旺盛活力。

CB6D7

扛牢责任、站位全局,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张家川县坚决扛牢政治责任,站位全局,抓主抓重,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营造了良好政治生态。

74BF2

准确把握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要求,今年落实改革事项98项,党政机构改革全面完成,行政审批、财政金融、综合执法、农村改革等持续深化,充分激发了高质量发展活力。深入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维修改造学校食堂82个,实现县级医院98项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解决不动产“登记难”764户,帮助农民工追讨欠薪388人677万元,办成了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紧扣“六项纪律”,专题举办读书班,带动全县各级党组织开展集中学习6000余次、交流研讨2100余次;采取专题辅导、讲党课等方式,开展宣讲815场次,实现了党员干部全覆盖;坚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精选重点领域违纪违法案件,通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参观廉政教育基地,开展警示教育830余次,全县党员干部的党纪观念、纪律意识有效增强,营造了遵规守纪、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聚焦扛牢主责、抓好主业,分层制定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督促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党建的责任意识不断提升。严格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基层党建联系点制度,定期调研指导,帮助解决问题,有力提升了党建工作质效。

“三基”建设巩固提升行动扎实开展,基层党建基础有效夯实,优化配备村班子133个、调整村干部121名;选任招聘社区工作者61名,改造提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6个,机关、学校、“三新”等各领域党建工作提质增效。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通过自主经营、入股配股、园区带动等方式,全力促进村集体经济多元增收,全县255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村均30.9万元。深入开展“五争做五助力”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基层治理、文明新风培树等方面走在前、做表率,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77ECC

6FB39

扩大投资、产业融合,经济发展实现突破

抢抓“两新”“两重”政策机遇,聚焦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谋划实施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从10个方面确定40条措施,高位推进,集中攻坚,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两大“引擎”齐头并进,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稳步提质的良好态势。

资金争取成果丰硕,2024年深入谋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项目,争取到各类资金21.6亿元;实施项目101项,完成投资55.1亿元;签约项目42个,签约额55.57亿元,增长17.9%,实施招商引资项目53个,到位省外资金47.14亿元,增长30.64%,带动群众就业3760人,招商引资突破行动成效显著。静天高速龙山连接线建成通车,甘陕界至长宁驿公路、中西部城乡供水水源保障工程等项目加快建设,抽水蓄能、陇循高速、花园水库等项目前期工作积极推进。

14D43A

A4A91

10D14D

围绕构建“4+2”现代产业体系,实施园区经济赋能行动,省级经济开发区新增企业9家,其中5家当年招商落地、当年建成投产,经开区工业总产值7.19亿元,占全县的88.76%。择优扩容提升农业产业园10个、种植基地6个,改扩建规模养殖场12个,现代畜牧全产业链项目投产,“五有”合作社占比 71.5%、农产品加工转化率51%。扎实开展餐饮延链增效行动,新增“张家川·兰州牛肉拉面”品牌加盟店1065家、累计达到3174家;规范公共实训基地运营模式,组织技能培训3840人次,成功举办全省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运营现场会。

35D35905F2

加快推进文旅开发攻坚行动,打通72公里关陇古道风情线,关山大景区旅游资源开发迈出关键步伐,县博物馆晋级国家二级博物馆,马家塬车舆博物馆被评为3A级景区。抢抓“天水麻辣烫”火爆全网机遇,加大“引客入张”力度,恭门陇道水畔颐乐园、平安草原风景区旅游热度不断升温,全年接待游客550万人次。

坚持政府补贴与企业让利相结合,加大商品房销售力度,今年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6%,销售面积12.8万平方米、金额7.2亿元,分别增长9.6%和8.2%,房地产市场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抢抓消费品以旧换新、居家适老改造等政策,大力促进家电、汽车等消费,线上线下激发城乡消费活力,预计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2亿元,增长6%。

重大项目不断实施落地,产业建设陆续获得喜人成绩,旅游消费向外延伸、市场消费向内盘活,一个个经济发展新突破彰显了张家川县繁荣蓬勃的经济活力。

城乡统筹、美富并重,城乡面貌深刻变化

坚持以城带乡、城乡共进、产城融合,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投资3.67亿元,实施城市更新项目15个,东城片区棚户区改造、美食文化综合体等项目进展良好,西城区秦水桥、后川河上磨段堤防工程、西城路排水防涝及地下管网等全面竣工,建成综合服务市场3个,改造老旧小区3个,新增城市绿地5.2公顷,县城雨污分流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市绿化率分别提高到95%、100%、36.3%。

坚持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乡镇延伸,统筹推进小城镇建设,增设城乡公交延伸线路4条,新建乡镇公厕6座、农村客货邮综合服务站4个,龙山镇集中供热工程建成投用,城乡融合迈出实质性步伐,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32.2%。

AC4A7

围绕巩固省级文明县创建成果,扎实开展文明新风培树行动,健全城市管理运行机制,常态化推进交通、市场、环卫、乱搭乱建、居民小区物业管理等专项整治,擦亮了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靓丽名片。

C5408

在抓建设促管理的模式下,张家川县的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城乡发展更加融合,一座更加文明、更加有序的美丽新城正在拔地而起。

加大投入、真抓严管,绿色家底更加殷实

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创建行动,空气质量优良率96.2%,增长2.4%,地表水国省控断面、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保持稳定,土壤监测指标全部达标,被命名为第一批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60CC0

严格落实林长制,完成国土绿化1.25万亩、封山育林4.7万亩,修复退化林1.04万亩,治理地质灾害隐患点15处、生态节点10处,森林覆盖率、水土保持率分别提高到24.9%、88.5%。扎实开展禁牧护绿行动,被陕甘两省护林联防委员会评为护林联防工作先进县。

DFA73

加大环保基础设施投入,城区污水处理厂迁建、龙山镇污水处理厂水质净化等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河湖“清四乱”、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明显,城乡生活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5%、42.1%。

张家川县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生态功能区定位,以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目标,认真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治理,一个生态美、环境美、生活美的绿色宜居张家川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以人为本、惠民利民,民生福祉全面提升

2024年,张家川县把“人民至上”描绘在蓝图上、体现在承诺里、彰显在行动中,致力做好孩子的抚养教育、年轻人的就业成才、老年人的就医养老等工作,用心用情落实民生保障拓展行动,省市县列民生实事全面完成。

6F9B6

多措并举扩就业稳岗位,发放创业贷款,新增城镇就业3700人,输转城乡劳动力7.05万人。调整优化教育布局,新改建校舍3.8万平方米,新增学位3010个,实验中学初中部、实验小学、五幼、六幼按期招生,思政课建设、师德师风专项整治成效明显,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胡川中学获评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教育特色校。

组建县域医共体总医院,县医院介入中心和血透中心、县妇幼保健院母婴安全保障楼建成投用,肿瘤、重症监护等5大临床服务中心通过验收,乡村首诊率、县域就诊率分别达到51.3%、90.5%,龙山镇中心卫生院跻身二级甲等医院行列。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村级互助幸福院,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殡仪服务中心等社会服务功能不断完善,“结对关爱·爱心张家川”工程扎实推进。

77E00

奋楫争先启新程,豪情壮志绘锦章。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改革之年。张家川县将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打造民族地区转型升级示范区为目标,擦亮“丝路大关山 书香张家川”品牌,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纵深推进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扩规模、调结构、促转型,持续推动经济发展实现量质齐升,持续完善社会治理实现创新突破,如期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奋力谱写经济兴、百姓富、社会稳、生态美的中国式现代化张家川实践新篇章。

编辑:赵媛媛
责任编辑:董少斌、瞿方业
来源
|
张家川县融媒体中心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