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城的脉络里,背街小巷是最细腻的纹理,藏着百姓生活的烟火日常。然而,曾经的文县背街小巷,一到夜晚就被黑暗笼罩,居民在夜色中摸索前行,安全与便利成了渴望。
近日,随着文县“亮心工程”这一重要民生实事项目的推进,让城市背街小巷的照明状况得到显著改善,极大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及安全感和幸福感,成为了民生实事项目的亮点。
长期以来,文县部分背街小巷因地理位置隐蔽,城市建设中资源分配不均,照明设施相对匮乏。每至夜幕降临,黑暗便笼罩着这些巷道,居民出行极为不便,社区夜间活力被抑制,也为社会治安管理增添了难度。“背街小巷”犹如城市的“毛细血管”,是居民生活的重要空间,改善照明条件刻不容缓。
文县启动的“亮心工程”,如同一束光,照亮了这些被遗忘的角落。
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文县县委政府迅速启动“亮心工程”,并列入全县2025年十大民生项目清单,以“一查三整”为抓手,高效推动项目实施。该工程由住建局统筹协调,组织专业团队深入城区每条背街小巷,进行全面细致地调研,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因地制宜的设施方案。施工团队集中力量、迎难而上,克服空间狭窄、地下管线错综复杂等诸多难题,成功让一盏盏路灯在背街小巷“安家落户”。
据文县住建局城市综合管理股股长赵高谷介绍,目前“亮心工程”已在城区86条背街小巷完成了照明设施安装,总线路长达17680米,共安装板灯272盏、马路弯灯185盏,基本实现城区背街小巷照明全覆盖。
如今,夜幕降临,灯光亮起,照亮了居民回家的背街小巷。孩子们放学后可以自在玩耍,老人们也能悠闲地散步聊天,居民夜间活动日益丰富,邻里间交流互动愈发频繁。
小路灯,不仅驱散黑暗,更拉近邻里距离,让社区充满温暖与活力。
“以前没路灯的时候,路上很黑,每次放学父母都不放心,要来接我回家;现在有了路灯,路上亮堂多了,我一个人走回去他们也放心。”下晚自习后独自回家的学生刘佳琪说。
城关镇申家坡村民杨缠祥说,“孩子们上学都早,以前摸黑出行,现在装了路灯,孩子上下学都方便了、安全了,家长们也都放心了,灯亮了确实好。”
据了解,该工程主要覆盖区域涵盖县背后、北山仓库、北关、所城北街各条小巷子、江南街、灯光球场、西大沟、赖子沟、东坝人民银行老干局家属楼、申家坡向高崖村等片区。不仅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提高了居民幸福指数,更提升了城市品质、增进了民生福祉。
“亮心工程”,点亮的不只是一盏灯,更是一份民生关怀,切实让百姓感受到了生活的温度与幸福。 (通讯员 刘玉玺 韩志兴 徐子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