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武山讯(记者 杨彦春 杨洋)春风拂过武山县龙台镇的田野,董庄村的食用菌种植基地里,菌棒如列兵般整齐排布。随着最后一批菌种完成接种,这个曾以传统种植为主的村庄,正通过43座现代化菌菇大棚书写着“一朵菇撑起致富梦”的新篇章。
3月5日清晨,当薄雾还笼罩着村庄,食用菌基地已是一片火热景象。工人们正进行着精密接力:灭菌处理后的菌棒进入接种车间,经过高温蒸气杀菌等工序后,最终被整齐排列。大棚里电子屏实时跳动着环境参数——温度23℃、湿度75%,精准调控着菌类生长的“黄金比例”。
“天气转暖后,自然环境达到食用菌生长条件。现在我们正在将刚运输回来的30万棒滑子菇和6万棒黑木耳菌棒进行养菌处理,整个过程严格按照菌类操作规程进行,确保菌种的出芽率。”龙台镇董庄村食用菌基地村企联建负责人令振海说。
董庄村党支部书记陈晓军介绍,为了确保今年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他们早早地就开始筹备,不仅提前订购了优质菌种,还对种植设备进行了全面检修。同时,基地还邀请了专家进行技术指导,传授最新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
“我们今年扩大了种植规模,食用菌种植达到了43座大棚,主要种植滑子菇、黑木耳等品种。”在智能温控大棚里,陈小军向记者展示着“产业升级路线图”:2021年试种8个大棚,2022年扩建至22个,今年通过村企共建模式猛增到43个标准化大棚。
龙台镇的产业版图上,食用菌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黄金坐标”。通过“跨村联合、村企共建、产业联建”发展模式,食用菌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截至目前,龙台镇食用菌种植面积已达60亩,香菇、木耳、滑子菇干菌产量达到60万斤,通过“线上商城+商超直供”双渠道,产品已进入周边城市的中高端市场。随着春耕生产全面铺开,这个黄土高原上的小镇,正在菌香弥漫中描绘着共同富裕的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