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曹勇 文/图
一个人,两匹骡子,在海拔4400米的祁连山腹地艰难行进。空旷的大山,稀薄的空气,孤寂的身影,唯有骡子脖子上叮当作响的铜铃声在向大山报告:我来了!
28年,从壮年到暮年,许茂俊的人生轨迹一直萦绕在这人迹罕至的大山之中,不曾走出……
进山
2月26日一大早,高台县红崖子水管所的三名职工开着皮卡车,接上了许茂俊,马不停蹄地进山巡查红塘。
半小时后,车行至石灰关水库,前面已是山路崎岖。几人从车上卸下炉筒、方便面、馒头等物资,每人分背几样开始徒步上山。
山顶白雪皑皑,路上呵气成冰。紧了紧衣领,几人开始了艰难“之旅”。
说是路,其实上红塘根本无路,有的只是陡峭的羊肠小道。从石灰关水库到达红塘约20公里,海拔也从2600多米抬升至4400多米,平均每公里抬升近90米。随着海拔的不断抬升,空气也越发稀薄,走几步就得大口喘气,身体素质不好的人根本上不去。
下午4时许,几人相互搀扶着终于到达了红塘管理房。卸下物资,稍作休息,烧水泡面。
海拔高,水60多度就算烧开了,做饭也是半生不熟,吃饭能简单就简单。
吃过泡面和馒头,体力适当恢复,许茂俊几人的工作才算正式开始。一路沿着红塘向4.8公里处的渠首进发巡查。
巡查
红塘引水渠是高台县红崖子灌区石灰关水库的主要水源工程,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地处海拔4400米以上的祁连山腹地。担负着高台县新坝镇石灰关河系霞光、红崖子等7个村2800人的饮水需求及1.8万余亩耕地和林草地的灌溉需求,是石灰关河系的“生命线”,被当地群众称为高台的“红旗渠”。
修建在半山腰的红塘引水渠,全长只有4.8公里,其中明渠2.6公里,过水山洞2.2公里。沿渠巡查,明渠还可站直身子行走,山洞则有些吃力,进入不足1.5米高的过水山洞,洞里一片漆黑,许茂俊几人戴着头灯只能在冰碴石头上猫腰摸索前行,不时有人滑倒、起身,继续前行。
巡查中,许茂俊等人发现,经历一个冬天,部分过水山洞出现塌方,严重影响水流通过,急需维修。
“最迟4月20日就得尽快找人上来维修。”几人一边巡查,一边计划着维修所需人数及所带工具等。
许茂俊告诉记者,每年5至10月都是灌溉用水高峰期,必须保证水渠畅通无阻。10月至次年4月,则是水渠“休眠期”,每年灌溉用水之前必须进行巡查、维修。水渠年年修修补补,年年都有问题。维修最大的难度是人的问题,身体不好的人上不来,即便是每日工价600元,也很少有人愿意跟着他上山干活。而且,即便找人上来了,高海拔地区缺氧,不能出蛮力,还得“悠着点”干,再加上无路可走,大型设备上不来,只能背来钢钎、铁锹等基本工具人力完成,进度很慢,每年维修,少则三五天,多则半个月,许茂俊都是和维修人员吃住在山里。
一遍巡查完毕,回到红塘管理房,已是晚上9时许,几人早已累得精疲力尽,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躺在大通铺上呼呼入睡。
责任
由于海拔高,红塘的春天格外晚。初春时节,山下已是冰消雪融,山上依旧冰天雪地。躺在大通铺上,听着别人的鼾声,许茂俊思绪万千……
这次是巡检,红崖子水管所的三名职工陪同上山,有人做伴总是幸福的事情。更多的时候,许茂俊总是孤身一人牵着两匹骡子跋涉在没有路的山路上。孤独寂寞自不必说,还得提防日渐增多的野狼、棕熊、雪豹等山间野兽。每次进山,许茂俊都会带一根木棒防身。
近些年,随着祁连山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野狼、棕熊、雪豹等曾经难得一见的野生动物,这几年频繁出没。
2023年,许茂俊带领雇来的村民维修水渠,天快黑时回到管理房,其中一人出门小便,许茂俊随行,看到夜色中一头棕熊走来,人熊距离20多米。许茂俊大喊一声,小便的人提着裤子跑了回来,棕熊也吓得转身走了;还有一次,等许茂俊几天后上山回到管理房时,看到木板门已被破坏,屋内的香油和面粉也被吃光,从爪印判断是棕熊所为。而在山路途中,遇到野狼的次数就更多了,好在狼也怕人,伤害人畜事件倒是未发生过。
2月27日一大早,许茂俊几人准备妥当下山,又是一路艰难跋涉,回到家已是下午6点。对于平常人来说,这样的上山犹如探险,是体力、耐力和精神的多重考验,经历一次,足以终生难忘。而对于许茂俊来说,这犹如家常便饭。28年来,每年的5—10月的灌溉高峰期,每隔几天就得上山进行一次巡查,山里的一草一木都记住了许茂俊的模样。
“红塘是维系2800多口人的‘生命线 ’,不守咋办?”许茂俊说。
愧疚
1998年5月,因身体好,能吃苦,又肯出力,许茂俊被水管所看中,选拔为红崖子水管所水管工,在祁连山中摸爬滚打了28年。
一晃,许茂俊今年已整60岁。常年与大山为伴,孤独与寂寞,酸甜与苦辣,他不曾退缩,亦问心无愧。但对于家人,却心怀愧疚。
每年当地农业灌溉用水高峰期,也是许茂俊上山巡查的“高峰期”。尤其刮风下雨天,别人都是往家跑,许茂俊却是往山上跑。
“就怕下雨天山体滑坡堵塞红塘引水渠。”2011年8月13日,许茂俊正和妻子在田里收割庄稼,突然乌云密布,眼看要下雨了,许茂俊心头一紧:要发山洪!不顾妻子阻拦,来不及收拾,放下农具的许茂俊赶紧向红塘赶去。
一路风雨赶到红塘时,果然看到洪水冲垮了渠系。心情沉重的许茂俊赶快下山向水管所领导汇报,然后马不停蹄雇人上山维修半个月才完工。半个月后下山回家,自家6亩地的啤酒大麦因收割不及时全长芽了。面对妻子幽怨无语的眼神,许茂俊愧疚难当。这样的事,在许茂俊家人看来再正常不过。
“老婆腰椎间盘突出和失眠,都是担心出来的。”许茂俊每次5点进山,老婆凌晨4点就得起床生火做早饭。
“进山就意味着杳无音信。”山里没信号,有急事想打电话,就得用两个小时爬上一座山头找微弱的信号。有时一走就是好几天,遇到维修就得十天半个月,“这么多年,她(老婆)都是这么担心过来的!”
又是一个春季。守着红塘,听渠水哗哗作响。就像面对老朋友一样,许茂俊们无声地诉说着孤寂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