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县中川镇坚持把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聚焦搬迁政策制定、安置点规划建设、后续产业扶持等重点工作,让群众喜迁新居,让昔日"忧居"变"优居",群众开启了"住有安居、业有乐业"的幸福新生活。
走进位于高庙村的生态避险搬迁安置点,一排排白墙灰瓦的新居整齐排列,硬化路通村达户,搬迁群众正忙着装点新家、打理庭院。通过政府补贴与自筹资金相结合的方式,村民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居住环境的提升,让搬迁群众切身感受到“安居”带来的幸福感。
会宁县中川镇高庙村村民 张红芳:新地方就是好,感觉舒服,政府补贴了十几万元,自己掏了十几万元,我们总共收拾了五间房,暖气都安装好着呢,方便得很,比火炉干净、安全,在这儿也宽敞方便。
生态避险搬迁工程让村民的生活焕然一新,从“靠山而居”到“向镇而聚”,搬迁带来的不仅是地理位置的改变,更是发展机遇的拓展。平坦的道路、便捷的出行、安全的水电设施,成为新安置点的标配。特别是从“行路难”到“出门即街道”的转变,对于长期生活在山区的群众而言,这样的变化无疑是生活品质的飞跃。
会宁县中川镇高庙村村民 吴金莲:好着呢,路平着好走,方便。
会宁县中川镇中川村村民张林强:去年我们就搬下来了,现在好得很,水方便了,路也方便了,出门就到乡镇街道了。
为确保搬迁群众“搬得顺心、住得舒心”,中川镇坚持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同步推进。高庙村安置点的污水管网、太阳能路灯等设施已全部投用,今春还将启动绿化美化工程。
会宁县中川镇高庙村副主任史国雄:我们村根据老百姓意愿,将伧浪组和李湾组的七十九户村民全部搬迁至安置点,目前已经全部完成入住。搬迁点的硬件设施已全部完成,今年计划完成搬迁点的绿化工程,让老百姓住得舒心、安心。
中川镇生态避险搬迁工程以“分批推进、长效发展”为原则,既解决群众当前的生活难题,更谋划长远的致富路径。据了解,中川镇2023-2024年新建2个搬迁安置点,共计实施避险搬迁群众117户396人。其中,2023年顺利完成48户161人的搬迁任务;2024年,搬迁工作稳步推进,完成69户235人的搬迁;2025年,规划新建高陵村安置点1个,安置25户,计划2025年共搬迁35户130人。同时,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引导,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的愿景正逐步成为现实。
会宁县中川镇副镇长 牟军琴:下一步,中川镇将不断完善基础配套,做好安置点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依托南峪川蔬菜产业园和周边小杂粮加工企业,大力推进后续产业扶持,吸纳搬迁群众就近就业,切实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记者感言】从深山到乡镇,从避险到安居,中川镇的生态搬迁工程不仅是一场空间的转移,更是一次生活的重构。随着南峪川蔬菜产业园的发展和杂粮加工产业链的延伸,搬迁群众不仅实现了“安居梦”,更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找到了“致富路”,一幅“生态美、百姓富”的乡村新图景正在这里徐徐展开,一曲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的和谐乐章正在奏响。(记者 牛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