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转暖,万物复苏。走进积石山县大河家镇韩陕家果蔬产业园,一座座现代化温室大棚沐浴在春日暖阳下,一条条“致富产业路”呈现在美好愿景里。助推产业兴旺,助力农民增收,如何让日光温室大棚真正成为群众致富增收的新引擎,王廷平带领乡亲们下足了功夫。
王廷平,是积石山县安集镇人,现为韩陕家日光温室大棚的基地负责人和技术总负责。2016年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的他,在青海从事了2年相关专业的工作后,便辗转至永靖县自主创业,在5年多时间里,王廷平经营着200多亩的瓜果园,积累了丰富的大棚种植和管理经验。去年6月,他通过政府引进、企业入驻的方式,返回家乡参与到韩陕家日光温室大棚的建设中,只为反哺家乡,带领家乡的父老乡亲们一起增收致富。
眼下,大棚里一派生机盎然,草莓、圣女果、辣椒……长势喜人。前来采摘的顾客络绎不绝,穿梭大棚的农户忙里忙外,在“政策引导+科技赋能”双向驱动下,这片“阳光工厂”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这个大棚自去年4月下旬开工,至10月底全部完工,占地面积为503亩,共有144座日光温室。每天辐射带动附近安置点村民50多人前来务工,每人的月均收入可达3000元。年底时,每个大棚可带动6户农户参与分红,每户不低于1000元。”正在棚内指导农户整枝的王廷平告诉记者。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靠特色。韩陕家日光温室大棚让附近安置点村民的钱包鼓了,那如何让大棚产业持续发展、村民稳定增收,也是王廷平心头的一件大事。“从去年8月开始,政府给每个大棚补贴2000元和3吨有机肥,不仅缓解了我们刚起步的经济压力,也有效解决了土壤肥力不足的问题。日前,甘肃省农科院协调了专家给我们开展为期12天的培训,园区内40余人参加培训,这将会大幅提升我们员工的业务能力,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
种植技术提升了,种出来的产品该销往何处?据王廷平介绍,目前大棚内的果蔬只运往州内其他县市、兰州、西宁等地,线上渠道也仅限于拼多多平台的“多多买菜”,销路还未完全打开。虽然平日里也会发布一些广告和视频,但受限于平台与地域,韩陕家日光温室大棚并未真正走出去。
下一步,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王廷平将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引进附加值更高的高档果蔬,衔接各小区物业超市上新APP,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果蔬名片。同时,他将加快园区内冷库、包装车间、机械库等的建设,争取5月前投入使用,并与积石山县“AI豆计划”人工智能孵化空间对接沟通,加大线上线下宣传力度,为韩陕家日光温室大棚打开新的致富路。
记者:李华 祁子翾 周忠旭 马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