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改革进行时 县区在落实”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临夏专场(“打造‘五个地’ 打好‘六张牌’ 努力开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临夏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毛鸿博介绍相关情况。
临夏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毛鸿博
毛鸿博:
各位媒体记者朋友、各位来宾:
首先,我代表临夏州委、州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帮助、支持临夏经济社会发展的媒体朋友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临夏州全面深化改革,深入实施“强县域”行动,推动高质量发展情况作一简要介绍。
临夏位于甘肃中部西南面,是全国两个回族自治州和全省两个民族自治州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浓郁,是古丝绸之路南道要冲、唐蕃古道重镇、茶马互市中心,素有“东有温州、西有河州”的美誉。近年来,全州上下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我们坚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引擎,聚力经济、农业农村、民生保障和生态治理等领域,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巩固拓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不断推进教育医疗提质、养老服务升级,以制度机制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我们锚定打造“五个地”战略目标,全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州8县市各展其长、各显其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2024年全州县域经济总量达506亿元,增长6.6%,增速高于全省0.8个百分点(全省5.8%),稳居全省前列。时代的脉搏正以县域为单元,奏响着“花儿临夏·在河之州”的振兴强音。
一是坚持产业筑基,激活发展新动能。我们把壮大特色产业作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着力推进特色农业、新型工业、新能源等特色产业发展,下大力气培育经济发展增长点。加快农业产业特色化步伐,持续壮大“牛羊菜果薯药菌花”产业,做强做优特色种植,全面铺开牛羊全产业链。2024年特色种植面积持续稳步增长,达到177.6万亩;牛、羊规模养殖场数量分别达到685家、577家,分别增长了12.5%和11.6%,产业规模持续扩大。设立了牛羊产业发展研究院,与上海百集、东营红星建立皮革供应链关系,推动预制菜、生物明胶等延链补链项目落地投产,突破传统产业瓶颈开辟新赛道,惠发食品取得东南亚、中东、欧盟等国家的全部出口认证,农业产业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推进工业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培育五大工业集群和九条工业产业链,扎实推进“5540”百亿工业企业培育工程,以和政海螺水泥为链主的建材产业群、以移动大数据中心为链主的数字经济产业群初具规模,以三甲集皮革为链主的皮革加工产业群被列入全省八大特色产业集群之一;马世基电缆、文祥渔业等9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永春制香、华熙生物等新兴产业加速布局,2024年工业增加值增长10.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2%、增速居全省第3位。布局新能源产业集群,“十四五”第一批20万千瓦集中式光伏成功建成并网,第二批80万千瓦集中式光伏中31万千瓦并网发电,第三批50万千瓦集中式光伏中10万千瓦开工建设;纳入全国抽水蓄能电站中长期重点规划的东乡县、积石山县、康乐县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前期工作加速推进,黄河上游千万千瓦级光水储用一体化清洁能源综合基地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二是坚持项目引领,筑牢发展硬支撑。我们把项目建设作为拉动县域经济的强力引擎,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以项目建设拉动“稳投资”,以“稳投资”推动高质量发展。鲜明树牢发展导向,综合研判区位条件、发展潜力、资源禀赋、特色优势,突出政策供给、要素保障、精准服务,实时对项目建设工作进行研究部署,找准谋划方向、把稳推动方法、拓宽融资渠道。凝心聚力营造氛围,利用媒体平台实时跟踪报道新开工项目、重大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营造全社会关心项目、支持项目、监督项目的舆论环境,掀起全州上下大抓项目、大抓发展的热潮。赶前争早加快进度,高效运行“领导包抓、清单管理、专班推进”工作机制,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开工,协调推动、跟踪调度、分类施策、压茬推进,加速项目建设进度。全州累计实施重点项目1811个、完成投资1580.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22.1%,持续位居全省前列,带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4%。兰合铁路、兰永临高速、永井高速等项目加速推进,建成后将实现区域交通互联互通,还将与G75兰海高速、G1816乌玛高速等高速公路形成成环成网格局,区域交通体量大幅增加,交通密度显著提升;和政中心综合体、永靖县产教融合创新港、康乐县北滨河路拓通工程等项目开工建设,临夏机场、临夏州供水保障生态保护水源置换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形成大项目夯基支柱、小项目添砖加瓦的良好局面,搭建起了全州县域经济发展底盘的“四梁八柱”。
三是坚持扩大内需,打造消费强引擎。我们把提振市场信心作为推动县域经济恢复性增长的重要抓手,抓牢假日经济、节会经济、夜间经济,提速文旅融合进程,推进社会消费全面复苏。激活商贸市场,实施“十百千万”商贸企业培育工程,建立“临夏产销服务平台”“一对一”帮扶、“一企一策”纾难解困。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20户、达到124户、三年增长2倍,限上商贸企业52户、达到263户、三年增长3倍,带动商贸市场变优向好;大力开展假日购物、甘味产销等大型促销活动,消费活力快速升温。2024年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9%、位居全省第3位。放大文旅优势,抢抓“临夏世界地质公园”挂牌契机,加强市场互推、线路对接和人气共享,包装八坊十三巷、河州味道文旅美食街、胭脂湖公园等文旅地标,全力推介沿太子山旅游大通道和环炳灵湖两大环线。成功举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史前文化论坛等大型文旅活动,“花儿临夏·在河之州”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刘家峡、法台山分别获评省内首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州博物馆、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晋升为国家一级博物馆,临夏州篮球代表队获得“村BA”球王争霸赛全国总决赛亚军。2024年全州接待游客4385万人次,增长41.3%;实现旅游收入233.84亿元,增长36.4%。旅游旺季时,各热门景点“一床难求”,民宿和酒店预订火爆,成为全省旅游的新地标和周边省区游客的首选地。擦亮美食招牌,深入实施“政策集成、体系构建、强链延链、提质优质、品牌振兴、服务提升、金融破题”七大工程;成功举办中国民族美食产业发展大会、甘肃省美食产业发展现场会等重大美食产业节会,“河州味道·临夏美食”品牌借船出海、走向世界。
四是坚持改革赋能,释放创新内驱力。我们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主线,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三年接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提质增效年”“全面提升年”行动,营造了“安全、便捷、利民、友善”的发展环境。畅通便捷政务环境,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思路,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大力推行“一网通办”服务,实现经营主体办事“零跑腿”或“最多跑一次”,全州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9.98%,全程网办率达99.62%,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积极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实现“全省一张网”全覆盖,全流程电子化交易率达100%,政务服务水平显著提升。高质量营造金融环境,引导兰州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主动服务产业发展,全州涉企贷款余额达到331.7亿元、增长13.9%;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达101.37亿元,增长4.8%。优化提升投资环境,依法推进市场化改革,加强公平竞争和防范垄断的监管,开设绿色通道,提供精细化、保姆式的全程服务,全州登记注册的经营主体总数达到15.3万户,民营企业2.69万户,占经营主体总数的17.54%,占企业总数的93.16%,临夏正成为兰州经济圈市场经营便利地、兰西城市群招商引资新沃土。
五是全力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取得重大成果。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倾力推动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我们把灾后重建作为“一号工程”,举全州之力推进总投资174.8亿元的374个项目,创造了“临夏速度”“积石奇迹”。10190户原址重建、92187户维修加固住房全面完工,1.08万户、14个集中安置点建成入住,209所学校完成维修加固、21所新建学校如期办学,40个卫生类项目基本建成,路、水、电、暖、网实现“五通五稳”,有力保障了受灾群众生活。在产业发展上,按照“一年见效益、两年成规模、三年大提升”的思路,实施总投资39.5亿元的94个特色产业项目。千头牛万只羊繁育中心、饲草料加工厂、6个标准化养殖小区、6个特色种植基地、337座高效节能日光温室标准棚建成投产,创新“一圈一棚一股一贷一岗”联农带农模式,为群众增收致富提供支撑。如今,积石山县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跨越,城镇化进程加速,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公共服务全面升级,基础条件大幅改善,产业发展版图加速重构,一个功能完善、产业兴旺、山水壮美、安居乐业的新积石山正在崛起,未来可期。
六是坚持民生为先,绘就幸福新图景。始终把发展社会事业作为打基础、利长远的系统工程,每年集中80%以上的财力办好人民群众关心期盼的实事要事,让发展红利更多惠及人民群众。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完善协调衔接的劳动力、人才流动政策体系和交流合作机制,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新增城镇就业1.7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5%,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6.39亿元,输转劳动力58.58万人、劳务创收172.36亿元,“百万农民增收”工程初见成效。注重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以项目为载体,持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补齐教育、医疗等领域短板弱项,新建和改扩建各类学校390所,新增学位1万个,补充学科教师1785名,全州高考本科上线率提高2.6个百分点,入选国家特殊教育改革试验区。临夏现代职业学院升本工作全面启动,东乡县中西医结合医院、永靖县妇幼保健院迁建项目建成投用,招聘引进卫技人员932名,打造国家级省级临床重点专科4个,临夏县创建全国中医药示范县通过省级评审。全面完成省列民生实事,改造老旧小区4973户,开展“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帮办实事1.7万件,实施生态地灾搬迁2126户9316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增强。
下一步,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不折不扣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主动参与融入全省“七地一屏一通道”建设,全力实施“四强行动”、扎实做好“五量文章”,以改革破题、以创新开路,着力提升投资拉动效益、做强“5540”工业集群、做大牛羊全链产业、壮大文旅消费引擎,在打造“五个地”的新征程中,奋力谱写更精彩的县域发展篇章。
最后,我们真诚欢迎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们,常来临夏看看,听花儿、品美食、赏美景,体验临夏独特的民族风情,感受、发现临夏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