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南北两山从曾经裸露的荒山,到如今的满目苍翠。记者从《甘肃日报》历史新闻图片中查阅对比拍摄,昔日的“白塔山、九州台”等荒山,如今已焕然一新,成为了市民和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景点。
摄影部整理拍摄。
上图:1958年初春,兰州市人民在白塔山下植树。甘肃日报记者 郑铁林
下图:2025年5月15日,兰州市白塔山下绿意葱茏。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冯乐凯
1958年初春,兰州市人民在白塔山下植树。甘肃日报记者 郑铁林(动图由即梦AI生成)
上图:1959年11月,兰州市城关区副食厂职工在北山九州台栽树。甘肃日报记者 刘奇
下图:2025年5月15日,兰州市安宁区九州台绿意盎然,草木葱茏。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冯乐凯
1959年11月,兰州市城关区副食厂职工在北山九州台栽树。甘肃日报记者 刘奇(动图由即梦AI生成)
上图:从兰州中山桥处拍摄的白塔山上光秃秃的,没有植被覆盖。(拍摄时间和作者信息缺失)
下图:2025年5月8日,蓝天白云下的白塔山满目青翠。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蹊
5月15日,蓝天白云下,黄河两岸绿意葱茏,尽显兰州生态之美。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冯乐凯
5月9日,蓝天白云之下,兰州南北两山绿意葱茏。在罗九公路上,骑行爱好者们穿行于林荫道间;彩陶博览园内,游客们则在花海中拍照打卡。眺望远方,滔滔黄河水奔流不息,兰州全貌尽收眼底,而南北两山犹如两条绿色绸带环抱金城。
5月9日,蓝天白云下的白塔山上满目青翠。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蹊
5月15日,罗九公路两侧的树木郁郁葱葱。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郁婕 马伊星
5月15日,罗九公路也是骑行爱好者的打卡地。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郁婕 马伊星
5月18日,兰山公园景区最高处三台阁绿树成荫。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蹊
5月18日,兰山公园景区树木郁郁葱葱,景色怡人。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蹊
5月18日,兰山公园景区树木郁郁葱葱,景色怡人。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蹊
5月8日,甘肃省水务投资集团组织320余名职工,在兰州市安宁区忠和镇牟家沟绿化基地,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蹊
今年3月启动的省市单位包片绿化工程,再次掀起了一轮植绿热潮。121家包片单位认领“责任田”,数千名干部职工投身植树现场,用汗水浇灌绿色,以行动诠释初心。
5月15日,兰州市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工程指挥部护林员对林区道路进行养护。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郁婕
5月15日,兰州市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工程指挥部护林员宿师傅守护着自己种的小树茁壮成长。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郁婕
5月15日,兰州市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工程指挥部护林员为树木浇水。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郁婕
5月15日,游人在北山沿山栈道小憩,尽享绿色福祉。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郁婕
位于山林间的兰州彩陶博览园由绿色向多彩转变。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蹊
罗九步道的小游园成为兰州市民休闲的好去处。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蹊
5月9日,蓝天白云下,黄河两岸绿意葱茏。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蹊
随着“绿满陇原”行动的深入推进,经过70多年的接续绿化建设,从人力背冰到智慧管护,从单一造林到多元开发,兰州正以“精致绿化”理念重塑生态治理范式,形成了完善的人工生态体系、基础设施体系、生态文化体系和管理管护体系。如今,南北两山已成为兰州名副其实的“大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