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李彩红家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整齐划一的菜畦,青翠的蔬菜与怒放的鲜花相映成趣,院墙外的果树随风轻曳,仿佛在向过往行人诉说田园生活的诗意。“侍弄花草蔬果时最是心安,庭院整洁了,心里就敞亮,过日子都带着劲头。”这位三年蝉联省市“美丽庭院”的农家女主人,正用沾着泥土芬芳的双手,编织着新时代的田园牧歌。
行走在华亭市朱家坡的乡间小道,目之所及皆是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白墙黛瓦的民居错落有致,垃圾分类亭点缀其间,家风家训牌匾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方水土的蜕变,源自一场“以家为核”的文明觉醒。村两委创新推出“美德积分银行”,将庭院整治、孝老爱亲、移风易俗等18项文明指标量化赋分,村民凭积分既可兑换生活物资,又能参评星级文明户。如今,全村95%的家庭建立起“门前三包”责任制,涌现出42户市级文明家庭。
“积分制让文明看得见、摸得着。”村支书指着文化广场的公示栏介绍,季度积分榜首不仅能登上“善行义举榜”,还能优先获得产业扶持。这种“精神+物质”的双重激励,激活了村民自治的内生动力。漫步村庄,家家户户窗明几净,垃圾分类井然有序,曾经乱堆杂物的边角地,如今变身“微菜园”“微花园”,实现“方寸之地”向“增收宝地”的蝶变。
产业振兴与文明创建的同频共振,正在这里谱写新篇。依托“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村里发展起生态果蔬种植、庭院经济等特色产业,户均年增收超万元。村民服务中心里,“好婆婆课堂”“家风故事会”定期开讲,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为传播新风的阵地。从“要我美”到“我要美”,从“旁观者”到“当家人”,文明乡风已化作滋养人心的甘霖。
远眺千亩蔬菜大棚银波荡漾,农耕文化墙上彩绘生动,孩童们在“家风长廊”追逐嬉戏。朱家坡的振兴之路,正沿着“环境美、产业兴、民风淳”的轨迹稳步前行。安口镇党委书记表示,未来将深化“庭院革命”,让每个家庭都成为乡村振兴的活力细胞,绘就“一户一景、一村一韵”的富春山居新图景。(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