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晨光穿透云亭校区的百年梧桐,一场关于成长的“时空压缩实验”悄然启幕。5月23日,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以“共育心力量・携手向未来”为主题,邀请家长化身“一日学子”,通过十二时辰的沉浸式体验,解锁心理学子成长密码,在 24小时里浓缩感知大学四年的光阴淬炼。
卯辰之交:烟火气里的陇原初印象
破晓时分的东苑餐厅蒸腾着人间烟火,家长们开启了“元气早餐”环节。一碗碗遵循“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标准的兰州牛肉面热气腾腾上桌,家长们在品尝中感受着浓郁的金城风味,为一天的活动注入活力。
云亭校区的校史馆穹顶下,一段段历史在柔光中苏醒。“知术欲圆,行旨须直”的百年校训墙前,讲解员娓娓道来学校百廿年来“融通东西、纵贯南北”的学术传承。泛黄的老照片、珍贵的文献资料,如同一部鲜活的史书,浓缩了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历程,让家长们深刻感受到西北师大深厚的文化积淀与育人情怀。
巳午连珠:智识与心灵的双重对话
在知行校区弘文楼458室,“家校座谈会”拉开帷幕。由团委书记郭琦老师主持开展,周爱保老院长率先介绍学院学科特色与办学成果,从心理学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到实验室平台的创新发展,勾勒出学院“以心育人”的发展蓝图。
随后,2024级、2023级本科生班主任依次分享班级管理经验,展现出精细化、个性化的育人模式。家长们就“专业优势”“考研升学路径”“就业前景”等问题踊跃提问,在场的各位领导和老师逐一解答,现场气氛热烈而温馨。
最后,学院党委书记杨杰老师作总结发言,他首先对各位家长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院工作表示衷心感谢。
正午时分,在各班班主任老师的陪同下,家长和同学们在新校区民族食堂二楼“家校活动专区”用餐,挑选配菜、酿皮、甜醅子,感受学生日常饮食,美食香气与未来图景在此刻悄然交织。
午后的团辅课秒变“亲子关系实验室”。家长们和同学们通过“食物人格投射”等活动,分享了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收获了满满的感动。
课程结束后,家长们参观了学院实验室,高精度脑电设备、核磁与脑磁图等先进教学设施,让大家直观感受到学院在心理学研究与应用领域的前沿实力。
申酉更迭:活力场与生活场的双向奔赴
暮色浸染知行校区时,“心院青春荧光跑”准时开跑。家长与学生两两组队,手持荧光棒组成流动的光带,穿梭于知行校区的林荫道与教学楼间。
本次青春荧光跑活动以知行广场为起点,设置“石榴籽一家亲”“争做爱国新青年”“安全伴我行”“赋能心动力”四大主题站点及终点打卡区,将趣味问答与校园文化有机融合,欢声笑语回荡在校园上空。最终,集齐四枚印章的家庭获得了精美的礼品。高林靖妈妈说:“跟着孩子穿过她每天走的林荫道,在赋能心动力站点听他讲心理学小知识,原来和孩子一起奔跑的夜晚可以这么美好"。
晚上21时,家长们走进学生宿舍。整洁的书桌、温馨的寝室布置、书架上的专业书籍,共同拼贴出一本“生活能力白皮书”。家长们查看衣柜里的换季衣物,在点滴细节中触摸到孩子在校的成长轨迹。李佳涵家长感慨道:“以前总担心她不会照顾自己,今天看到她把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我心里踏实多了。”
这场“成长全息投影”的十二时辰之旅,既是学院育人体系的全景式展演,更是家校协同的破圈实验 —— 当家长们以“一日学子”的身份完成认知迭代,那些关于“放手”“信任”“共成长”的教育智慧,早已随着脑电波、荧光轨迹与衣柜褶皱,潜入每个家庭的教育基因。家长化身"一日学子",通过十二时辰沉浸式体验,深入了解心理学子的成长历程,亲身感受大学四年的专业淬炼与人格塑造,这种家校双向互动模式有效促进了教育共同体建设,切实提升了家校合作的质量与实效。西北师大心理学院的育人时钟仍在滴答前行,而这场浓缩的“大学四年”,终将在每个参与家庭的记忆里,生长为一棵枝繁叶茂的“成长树”。(蒋玲 郭琦 陈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