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金银花开“金银”来 采摘大赛显技能

“金银”满筐,花样比拼。眼下,正值金银花采摘关键时期,为提高农户采摘技能和收益,推动通渭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提质增效,6月11日,通渭县金银花采摘比赛在各乡镇火热开赛。

作为通渭县2025年金银花产业高质量发展暨中药材产业招商大会的系列活动,金银花采摘大赛分别在李家店、榜罗、常家河、襄南、碧玉、鸡川、寺子、陇川8个乡镇同步举行。

李家店乡是通渭县种植金银花最多的乡镇,全乡现有金银花1.4万亩。当天上午,采摘大赛在李家店乡万亩金银花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如期举行。在李家店乡姚川村金银花采摘大赛的现场,眼下漫山遍野的金银花竞相绽放,来自全乡的120名采摘能手在这里开展紧张而激烈的角逐。

两人一个赛道,一人一个竹篮。随着一声哨响,参赛选手迅速进入金银花地里,来到自己所属的赛道,赶着开始摘花。李家店乡三湾村村民周小晖已参加过多次比赛,她说:“我家种了5亩金银花,今年金银花长得不错,已经摘了10天,还能摘半个月,现在正在摘第二茬,就是价格有点便宜。”

120个人穿梭在60个赛道里,玫红色的身影、彩色的赛道和墨绿的金银花共同组成一幅忙碌的采收画卷。经过一个小时的采摘,最终来自李家店乡祁咀村村民陈改学赢得第一名。

“摘的时候不换手,用食指把一撮金银花勾到一起摘,这样就快好多。”这是陈改学的采花之道,她说就算花不好的时候,她一天也能卖200元。

“全乡年产鲜花700万斤,年产值达7000万元以上。”李家店乡党委副书记张军鹏介绍道,今年以来,针对企业土地流转大面积种植存在的用工难、管理难问题,组织全乡240余人利用10天时间,对金银花集中流转栽植区域进行修剪、松土整地等工作,完成提质增效1300亩。

在碧玉镇赛场,来自全镇的选手们在各自的赛道快速地采摘,随着一双双巧手穿梭在金银花间,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花骨朵迅速收进盆中。

“今天的比赛是从8点开始到9点,我一个小时摘了3斤8两,得了第一名。”新城村村民何福香是这次大赛的第一名,她笑着说,这次得第一,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平常摘金银花摘得多,她家种了6亩金银花,每年这个时候,就是摘金银花最忙的时节。

“今天镇上举行了金银花采摘比赛,我们雷岔村也积极组织了3名采摘手速比较快的选手,经过比拼,我们村的一名选手获得了三等奖的成绩。”通渭县碧玉镇雷岔村党支部书记亢艳丽表示,现在正是金银花采摘时节,接下来他们村将积极组织农户进行采摘,并联系收购商贩,确保群众采花有收入。

“此次比赛,碧玉镇在新城村金银花标准基地举办,组织了16个村48人,比赛设置了16个赛道,赛程60分钟,我们还为参赛人员准备了丰厚的奖品。”通渭县碧玉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杨旗明介绍,此次比赛,激发了广大群众种植金银花的积极性,通过交流,大家进一步提升了金银花采摘技能。

近年来,通渭县将金银花产业作为助农增收、壮大县域经济的特色产业,以打造金银花产业引领示范基地、建设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样板区为目标,依托“一基地两园区”发展架构,推动金银花产业向品牌化、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全县金银花种植面积累计达到15万亩,且已全部进入盛花期。今年鲜花总产量预计达4.5万吨,种植环节产值9亿元,总产值突破20亿元,带动种植农户5.2万户、23万人,人均收入3000元以上,已成为西北最大的金银花标准化种植基地、金银花种苗繁育基地、优质金银花产品生产和供销基地。(李娟 倩倩 张赛 佰万 刘菲)


编辑:张光庭
责任编辑:董少斌
来源
|
通渭县融媒体中心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