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漳县贵清山安家门村的田野间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艾草清香,农户们手持镰刀穿梭在绿意盎然的艾草丛中,熟练地收割、捆扎,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合作社的工作人员则忙着称重、登记、搬运,将一捆捆艾草有序运往加工车间。
曾被视为田间野草的艾草,如今成为闫沟村村民的“致富草”。农闲时节,村民郭随有与妻子分工收割艾草,他负责装车运往安家门村售卖,妻子留守田间作业,二人配合默契,日收割量达4000斤左右。昔日无人问津的艾草,正通过村民的辛勤劳作,摇身变为乡村振兴的“黄金草”,为村民增收开辟新路径。
闫沟村村民 郭随有:农闲时候就割艾草,一天割2000斤,每公斤3毛,挣300元左右。
位于贵清山镇安家门村刘家门社的漳县贵清源生态农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24年,依托当地丰富的野生艾草、沙棘资源,投资1000万元建设全县首家农特产品加工厂,创新采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形成收购、加工的完整产业链,带动当地村民增收。
贵清源生态农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王想军:贵清源生态农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建成5千平方米的标准化艾草加工场地。目前,合作社正面向市场大量收购艾草,每日吸引300余农户前来交售,日均收购量达50吨左右。
艾草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为当地农户开辟了新的增收途径,从“无人问津”到“产业兴旺”,艾草正为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书写着产业富民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