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客户端张掖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冯宝强)近日,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主办,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酒泉市农科院等单位承办的农业农村部“甘肃新疆内陆耕地盐碱退化阻控和肥力恢复关键技术及集成示范”重大项目观摩会在河西走廊和沿黄灌区举行。
观摩座谈会。图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提供。
观摩会上,来自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甘肃省农科院、石河子大学、新疆慧尔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等单位的20余名专家,分别来到肃州区边湾农场、高台县宣化镇乐二村、民勤县南湖镇、景泰县草窝滩镇和芦阳镇,实地观摩了“耐盐品种筛选”“盐生植物种植”“酸性水溶肥水肥一体化控盐技术”“玉米间作绿肥覆盖抑盐技术”“有机酸土壤调理剂改土培肥技术”“暗管+渗坑的排盐模式”“地膜行间无纺布覆盖盐分阻控携带模式”“深松+石膏+秸秆覆盖+覆土+灌溉淋洗”“高垄聚盐垄沟覆膜避盐栽培技术”等在当地的应用情况。专家们对发现的问题,现场提出了优化方案和建议,并要求打破技术壁垒,加强沟通协作,共同攻克技术衔接难题。
与会专家现场观摩。
据了解,甘肃围绕不同区域开展的盐碱地改良技术集成模式示范面积大、涉及区域多,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创新性,符合该项目解决卡点问题的技术要求。对此,项目专家组要求示范区进一步凝练主推技术核心成果,集成熟化现有技术,加大推广示范力度,让技术更好地服务生产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