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相约敦煌】文化遗产的创意未来——人类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意产业知识共享论坛侧记

2025敦煌论坛:人类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意产业知识共享论坛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冯乐凯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石丹丹

文化遗产灿若瑰宝,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与智慧。

9月22日,“2025敦煌论坛:人类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意产业知识共享论坛”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此次论坛设置了“人类文化遗产保护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国际旅游合作与区域经济发展”“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意产业发展”三项议题,与会中外嘉宾围绕论坛主题各抒己见,凝聚共识,探索文化遗产保护、创意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以文会友,深化文明互鉴

人类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自然演进的重要成果,是了解过去、把握现在、走向未来的关键钥匙。

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副校长郑承军看来,文化遗产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中发挥着独特且不可替代的作用,每一处文化遗产都蕴含着特定文明的价值观、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通过对文化遗产的研究、展示与交流,不同文明之间能够增进了解、消除误解。

“敦煌作为古丝绸之路核心节点,历史上融合中原、西域、中亚、印度等多元文化,是一部凝固且鲜活的文明交流史。它让我们清晰地看到:正是交流与互鉴,推动了人类文化的持续演进。”郑承军说。

会议现场。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冯乐凯

“敦煌是东西方文明交汇的典范,唯有通过交流相互影响和相互丰富,文化才能保持生机与活力。”意大利文化部欧洲及国际事务总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处官员辛巴迪·埃琳娜表示。

“河西走廊拥有丰富的非遗资源,涵盖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游艺与杂技、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多个领域。”南宁理工学院校长王金叶说,河西走廊的非遗资源是构建世界旅游目的地的重要依托,要加强非遗保护与传承、强化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全方位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以文促旅,推动经济发展

文化遗产历经千年风雨,虽保留至今,但因各种因素,面临保护危机。如何平衡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之间的关系是一项重要任务。

“长城是历史遗存,以其上下两千年、纵横数万里的时空跨度,成为人类历史上宏伟壮丽的建筑奇迹和无与伦比的历史文化景观。”河北经贸大学副校长程瑞芳以长城为例,介绍了长城文化遗产的特点及时代价值、长城地带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长城文化遗产赋能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

程瑞芳建议,探索文化遗产资源的资产化管理试点,明晰文化遗产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监管权以及利益分配机制,调动各相关利益主体的积极性,实现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创新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多重价值功能。

会议现场。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冯乐凯

“河西走廊是跨文化对话的天然载体。”在主旨演讲环节,复旦大学旅游学系教授沈涵表示,河西走廊可以在签证创新、航权突破、支付联通等方面发力,推动旅游签证互通、增加直飞航线、实现河西景区外卡POS机及数字人民币支付全覆盖等。同时探索产业互嵌,以大敦煌文旅圈为枢纽,联动嘉峪关(工业旅游)、金昌(火星基地),形成“航天史迹-长城烽燧-丝路驿站”主题廊道,提升河西走廊国际旅游市场竞争力。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主任(馆长)郭艺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关键在人。要通过扩大传播激发项目活力,吸引青年人参与,让非遗技艺得到广泛传承,积极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以文兴业,实现创意转化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向勇以《UNESCO视野下乡村创意发展的理念与行动》为主题作了分享。他说,要对自然景观、农业资源、文化遗产、风土民俗等地方资源做创意编码,实现创造性转化。在文化体验方面,借助VR、AR、大数据、无人机、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创新文旅体验;传播方面,要讲好乡村故事、塑造地方形象,依托节庆活动等打造特色乡村文旅品牌,提升知名度和吸引力。

“旅游赋能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最佳路径就是将非遗打造成旅游内容,高度呈现非遗原真性与可参与性,不断吸收接纳当今技术与旅游模式的创新和变革,让旅游者在高度沉浸式体验中,感知非遗价值。”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卢长宝说。

他进一步补充,要以非遗沉浸式体验来夯实旅游内容体系建构,打破传统景点局限,将整个区域作为旅游目的地,进行一体化规划、建设和运营。同时,保护挖掘目的地独有的自然风貌、文化遗产和乡土人情,打造非基础设施依赖型旅游模式,无须大规模投资,破坏当地生态环境,而是在充分展示非遗的前提下,给游客带来独特体验。

这是一次古老文明与前沿科技的对话。在这里,专家学者广泛汇聚了各地在文化遗产保护、创意产业转化、文旅融合运营等领域的经验智慧与创新成果,有效促进了跨国家、跨领域的技术、模式、案例共享和经验交流。

“未来,我们将持续依托敦煌文博会搭建的国际交流平台,积极推动创建多元文化常态交流对话机制,携手推动人类文化遗产保护和国际旅游合作可持续发展。”省文旅厅厅长何效祖表示。



版权.jpg

编辑:宋小成
责任编辑:赵博民、耿宁
来源
|
新甘肃客户端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