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县白河镇:药韵漫田间 铺就致富路

初冬之际,礼县白河镇特色产业联盟中药材联营共建栽植育苗示范基地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这片曾闲置撂荒的土地,如今因中药材种植焕发勃勃生机,成为带动村集体增收、周边群众致富的 “黄金田”。

走进基地,连片的党参已然成熟,浓郁的甘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上百名群众手持铁锹、编织袋,有条不紊地忙着采挖、分拣、装车,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些优质党参将运至中药材加工基地进行精细化处理后,销往全国各地市场。

“基地平均海拔 2200 米以上,高寒阴湿的气候条件特别适合中药材生长。我们引进周边地区成功培育的优质种苗,种出的药材品质上乘、可食可药,不仅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也十分显著。” 白河村党支部书记赵雪峰介绍道。

“过去,我们村集体经济虽能完成既定目标,但始终缺乏让集体和群众同步增收的好路子。” 水湾村党支部书记王永良感慨道,“今年年初,镇上倡议联合发展中药材产业,我们几个村立刻积极响应。如今党参喜获丰收,村里还组织监测户、脱贫户到基地务工,让大家既能照顾家人,又能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产业强,群众富。今年以来,白河镇打破传统村域产业壁垒,聚力打造规模化、标准化、链条化的中药材产业示范区,建成特色产业链党建联盟中药材联盟栽植育苗示范基地,创新由片区党建联盟统筹,发挥资源聚合协调作用,整合资金建立“五统一”机制,整治水湾村元咀梁200余亩流出耕地,建成中药材种质资源圃1个、育苗基地110余亩、标准化栽植基地100余亩,推进原产地加工车间建设,全方位完善产业链条。

“今年,我们采挖党参2.5万余斤,经加工后预计销售额可超30万元。这不仅切实推动村集体经济从‘单打独斗’向‘融合发展’转变,更实现了集体经济发展与党建工作一体推进、融合共促的良好局面。” 特色产业联盟中药材联营共建栽植育苗示范基地负责人表示。

下一步,白河镇将持续推进中药材育苗和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引导群众规模化种植道地中药材,加快推进全产业链建设,积极拓展销售市场,推动中药材产业从 “种植端” 向 “深加工端” 延伸,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让中药材产业真正成为全镇群众稳定增收、长效致富的支柱产业。(罗豪)

编辑:赵媛媛
责任编辑:董少斌、瞿方业
来源
|
礼县融媒体中心
免责声明